威海市環(huán)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
據了解,山東省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,建設完成盛市兩級共享使用的空氣質量預報預警業(yè)務系統(tǒng)。完成盛市兩級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修編工作,全省17個市均與京津冀區(qū)域統(tǒng)一了新的預警分級標準,并對減排措施清單進行了修訂。2016—2017年,全省共啟動預警287次(其中紅色預警7次,橙色預警69次,黃色預警90次,藍色預警121次)。全省環(huán)境空氣質量優(yōu)良天數比例平均為58.6%(剔除沙塵影響后為59.5%),比2013年、2015年分別提高了19.5個百分點、9.0個百分點。重污染天數平均為14.9天,比2013年、2015年分別減少了45.9天、15.0天。威海市環(huán)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。
2017年,全省凈壓減煤炭消費量2750萬噸以上,扭轉了煤炭消費量持續(xù)增長的態(tài)勢,完成了國家任務。截至2017年年底,全省10蒸噸/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基本完成“清零”。7個傳輸通道城市(濟南、淄博、濟寧、德州、聊城、濱州、菏澤市)共完成氣代煤、電代煤改造57萬戶。完成了濟鋼全部關閉停產,退出煉鐵產能567萬噸、煉鋼產能640萬噸。完成敏感區(qū)域內涉化搬遷項目129個,并進入專業(yè)園區(qū)。青鋼完成退城進園。
2020年采暖季前
礦石、焦炭等大宗貨物原則上主要改由鐵路或水路運輸
《計劃》中提出,要優(yōu)化運輸結構與布局。大幅減少公路貨物運輸量。大幅提升鐵路貨運比例,到2020年,7個傳輸通道城市鐵路貨運量比2017年增長40%。大力推進海鐵聯運,列入國家重點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0%以上。大幅提升青島港、煙臺港、日照港水路及鐵路集疏港運量,減少柴油貨車集疏港運量。2018年年底前,全省沿海主要港口煤炭集港改由鐵路或水路運輸,2020年采暖季前,礦石、焦炭等大宗貨物原則上主要改由鐵路或水路運輸。已經實施禁止柴油貨車運輸集疏港煤炭措施的環(huán)渤海港口,要加強監(jiān)管,嚴禁使用柴油貨車運輸集疏港煤炭。
重污染天氣期間
高排放、老舊柴油貨車原則上禁止上路行駛
減少重污染天氣期間柴油貨車運輸,涉及大宗原材料及產品運輸的重點用車企業(yè)應制定應急運輸響應方案。重污染天氣期間,高排放、老舊柴油貨車原則上禁止上路行駛。各市應組織公安交管、交通運輸、環(huán)保、安監(jiān)、城市綜合執(zhí)法等部門,在貨車通行主要道路、卡口,開展高頻次的綜合執(zhí)法檢查。
大力發(fā)展多式聯運
支持利用城市現有鐵路貨場物流轉型升級為城市配送中心
大力發(fā)展多式聯運。依托鐵路物流基地、公路港、沿海和內河港口等,推進多式聯運型和干支銜接型貨運樞紐(物流園區(qū))建設,加快推廣集裝箱多式聯運。建立城市綠色物流體系,支持利用城市現有鐵路貨場物流轉型升級為城市配送中心。鼓勵發(fā)展甩掛運輸、滾裝運輸等運輸組織方式。
構建“四橫六縱”的快速鐵路網絡
山東這6條新高鐵項目將開工
加強鐵路運輸、水路運輸網絡建設。構建“四橫六縱”的快速鐵路網絡,加快濟青高鐵、青連高鐵、魯南高鐵、濟萊高鐵等項目建設,開工建設雄商高鐵、京滬高鐵第二通道、濰萊高鐵、鄭濟高鐵、濟濱高鐵、濱東高鐵等項目。
完善“四縱四橫”貨運網絡,擴大山東省西部鐵路覆蓋范圍,完善中東部網絡布局,提升路網既有通道運輸能力和質量,推進普速干線通道瓶頸路段及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建設,形成多徑路、便捷化、大能力的運輸通道。加快邯濟鐵路至膠濟鐵路聯絡線、青島港董家口港疏港鐵路、淄博至東營鐵路擴能改造、大萊龍鐵路擴能改造工程等項目建設,支持其他支線鐵路、疏港鐵路及企業(yè)專用線建設,解決鐵路運輸的“最后一公里”問題。加快內河航道建設,初步形成以京杭運河主航道為主干,其他支流航道為補充的“一干多支”的航道網絡和濟寧港、棗莊港、菏澤港、泰安港等內河港口群。